錢又來了 電動機車補助不中斷 By adminPosted on 2019-04-292019-04-29Cat 未分類 【Money錢電子報】貼近生活,全方位的實用理財指南;公正客觀,深入淺出,提供您正確的理財資訊!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9/04/29 第460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錢又來了 電動機車補助不中斷 國際財經要聞 標普攀峰 經理人居高思危 豬瘟害中國豬肉供應減少 美國肉品公司趁機填補缺口 股市投資人看過來…本周國際四大事 聚焦 其他財經要聞 盜版年損283億 OTT展開圍堵戰 類載板投資 兩岸較勁 鴻海強攻Micro LED 尬三星 蘋果將公布財報 牽動台系鏈 紅色鏈搶蘋單 攻勢再起 壽險業分級監理 大股東不增資恐被併購 去年理賠件數 國泰居冠 金管會鼓勵賣保障型高齡保單 對岸挖高階人才 警訊亮了 陸科創板 招手台灣生技業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錢又來了 電動機車補助不中斷 記者楊文琪、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IMAGE_6234876_CENTER_0@–><!–@IMAGE_6234591_RIGHT_300@–>電動機車補助政策,新一波銀彈就定位。經濟部工業局昨(28)日表示,已規劃1.746億元經費用來補助民眾購置電動機車,預計可以再補助17,460輛。官員強調,補助政策不會中斷,民眾和業者不必擔心。 昨日媒體報導,電動機車補助網站關閉,引發車主及車廠擔心,電動車補助政策是否生變。 對此,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表示,原規劃今年有6.06億元預算用於電動機車的推廣,其中4億元是用於電動機車購車補助,2億餘元用於充換電站建設;4億元購車補助已消耗完畢,所以暫時關閉申請網站,但現正進行公文流程,將上述2億元經費挪作為購車的補助經費,已呈報行政院,預定本周通過就可繼續辦理補助。 楊志清強調,台灣機車數量相當多,因應環保要求與當時的高油價,電動機車從2009年開始實行購車補助,到此階段,包括生產、銷售、充電設備建設等,產業發展有需要做通盤檢討,所以除了向行政院提報先挪移充換電站建設經費做為購車補助外,也會提出通盤檢討報告。 與電動機車補助政策關係最密切的,當數電動機車主力品牌Gogoro。該公司行銷總監陳彥揚表示,去年全年Gogoro銷售7.8萬輛,今年至今已銷售3萬多輛,消費者對於電動機車的接受度愈來愈高,政府也積極尋求補助資金來源,對電動機車的發展意義重大。 陳彥揚說,Gogoro近期推出新車款,對於銷售幫助相當大。今年第3季起,將陸續見到更多合作夥伴的電動機車,Gogoro將與夥伴一起帶動台灣電動機車產業邁向蓬勃發展。 陳彥揚表示,下半年三大合作夥伴YAMAHA、宏佳騰、PGO將陸續推出以Gogoro能源網路平台為基礎的電動機車,預期將帶動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發展,包含品牌端、供應商、銷售通路等。 標普攀峰 經理人居高思危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IMAGE_6234561_CENTER_0@–>美股標普500指數上周再創新高,但巴隆周刊(Barron's)的春季訪調結果顯示,基金經理人已「居高思危」,約49%受訪者看好未來12個月的美股表現,為2016年秋季以來首度低於50%;個股方面,多數經理人仍看好波克夏與蘋果。 <!–@IMAGE_6234587_RIGHT_400@–> 巴隆周刊「Big Money」春季訪調顯示,148名受訪的專業基金經理人中,49%看好未來一年的標普500展望,但比率低於去年秋季訪調的56%,更是2016年秋季以來首度低於50%。 看多者也認為後市漲幅有限,預估標普500今年底前將再漲1%至2,946點,明年6月前再漲4%至3,044點,道瓊工業指數明年中之前則可望再漲5%,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再漲2%。 看空未來一年美股展望的受訪者比率升至16%,高於去年秋季訪調的的9%,持中立態度的操盤手比率則維持在35%。 看多美股經理人所持的理由,包括聯準會(Fed)暫緩升息、美中貿易協議可望達陣、企業獲利成長動能沒有原先預期的那麼弱,及美國就業市場為50年來最強。看空陣營則著眼於美國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放緩,若政治或貨幣政策出現失誤,可能導致經濟陷入衰退。 個股方面,多數受訪經理人看好波克夏與蘋果,但看空臉書、奇異、特斯拉、加密貨幣等類股。多數受訪者買進通訊、非必需消費、民生必需品、金融、醫療、工業及資訊科技等產業,但出脫原物料、不動產及公用事業等族群。 至於未來一年市場的最大風險,28%認為是經濟趨緩或衰退,21%預期為企業獲利令人失望。受訪經理人對美國經濟何時陷入衰退也看法分歧,約44%認為將在2020年衰退,32%認為在2021年,20%認為2022年之後才會。 美國上季經濟成長率雖達優於預期的3.2%,但經濟學家仍察覺報告潛藏隱憂,例如家庭耐久財支出、及企業的設備與住宅興建投資等帶動景氣循環的環節,上季負成長0.5個百分點,為2009年第2季以來首度淪為負數。 豬瘟害中國豬肉供應減少 美國肉品公司趁機填補缺口 記者洪啟原╱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非洲豬瘟雖持續肆虐中國的養豬場,卻使美國的肉品公司恢復元氣。 非洲豬瘟在中國爆發,導致這個全球最大的豬肉市場撲殺數百萬頭豬,使全球的肉品供應持續減少、價格持續升高。 這個走勢對於身處非疫區的美國肉品公司及豬農卻是一大利多,先前因為當地豬肉生產創紀錄和中國對美加徵關稅等因素,導致豬肉價格低迷。 根據中國農業部的最新預測,中國3月的豬隻比去年同期減少19%。投資集團Vertical分析師瓊斯表示,擁有全球半數豬隻的中國若減少這麼多豬肉出口,可能使今年的全球肉品供應減少6%,「這波供應減少是前所未見的,其他的供應尚不足以彌補這個缺口」。 不過,Prestage Farms這家美國豬肉生產商正渴望填補這個供應缺口,該公司3月才在愛荷華州設立一家豬肉處理廠,價值3.09億美元。 Prestage Farms去年全年審慎觀察局勢,除了中國和墨西哥對美國加徵關稅,導致美國豬肉價格下跌,美國的肉品產業也擴張,使國內豬肉產量增加至263億磅。 但這個情勢自去年底開始改變,中國買家當時紛紛詢問Prestage Farms何時能出口豬肉。過去兩個月的肉豬屠體價格飆升40%,意味著Prestage Farms新建的豬肉處理廠明年可望開始獲利。 Prestage Farms表示,「這有助我們加速獲利,比預期的時間快」。 根據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的編纂數據,中國和香港在2017年總計進口49萬5,637噸豬肉,去年則因為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使豬肉進口量減少至35萬1,774噸。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即使中國持續對美國加徵關稅,但單是過去兩周就進口高達10萬1,200噸的美國豬肉。<!–@IMAGE_6234676_CENTER@–> 股市投資人看過來…本周國際四大事 聚焦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IMAGE_6234690_CENTER_0@–> 在美股攀上歷史高點後,全球投資人本周將關注四大事件,以了解世界經濟到年底前的展望是否會如預期般轉好。 美中新一輪貿易協商 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與財長米努勤30日率團前往北京,展開新一輪貿易磋商,下周將換中國副總理劉鶴率團到美國華府商談。消息人士已透露,美中磋商正進入最後階段,力拚5月初敲定協議。結果將攸關全球股市能否繼續上攻。 美歐中經濟數據 美國、歐元區及中國本周將公布重要數據,包括美國3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通膨指標、4月就業報告;歐元區將公布第1季經濟成長率、4月通膨率初估值;中國將公布4月官方製造業與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預料將顯示民間景氣好轉,強化最壞時刻已過去的預期。 重量級科技業財報 本周將公布上季財報的重量級科技業者包括南韓三星電子、Google母公司字母、恩智浦半導體、蘋果、超微、康寧及高通等,牽動晶片業景氣是否將在下半年回穩的預期;奇異、通用汽車、Under Armour、麥當勞及輝瑞等重要企業也都將發布季報。 美歐央行經濟展望 美、英央行將在台北時間2日(周四)公布利率決策,雖預料都將按兵不動,聯準會(Fed)將維持政策利率於2.25%至2.5%,英國央行將維持在0.75%不變,但兩大央行總裁都將舉行記者會,歐洲央行決策委員諾特沃尼與首席經濟學家普雷特也將在3日發表演說。 盜版年損283億 OTT展開圍堵戰 記者張語羚∕台北報導聯合報 <!–@IMAGE_6234815_CENTER_0@–> 隨著網路普及,OTT(線上影視產業)產業成近年來趨勢,但機上盒、App應用程式連接盜版影片猖獗,民眾受買斷式機上盒或免費網站吸引,成為OTT產業發展的一大阻礙。OTT協會理事長、LiTV董事長錢大衛指出,不管是盜版機上盒或網路線上收看,估每年對OTT產業的損失高達二八三億元,雖然立法院日前通過著作權法,對打擊國內盜版有幫助,但台灣整體OTT產業的發展仍然落後全球至少三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著作權法三讀通過預計五月上路後,非法「追劇神器」機上盒、App等都可能被斷訊,但要由受侵害權利人提起訴訟,並由法院認定,才可能裁罰五十萬元或拘役兩年並斷訊,換言之,OTT產業中的「平台商」因並無著作權,無法狀告法院,仍須由製作方發起。OTT產業協會近期將與衛星公會、經濟部智慧局等單位合作,舉辦修法後的說明會,提醒產業鏈上下游避免觸法。 錢大衛說,國內通路普遍願意配合法律,著作權法三讀當天,國內前三大電商通路之一立即將有盜版疑慮的機上盒下架,「大家都很自律」,但盜版每年讓OTT產業損失約二八三億元,仍需與各個通路商加強溝通。 為防堵盜版,OTT協會已鎖定兩大類主要來源圍堵,第一類是盜版網站,這次著作權法並未處理,但業界已透過向Google等大型網站溝通,將廣告、聯播網等避開盜版網站,「阻斷現金流、阻止生存」,即使這些盜版網站的機台都設在國外,只要在台灣的網站無法有收益來源,就很難支撐下去。 第二類是機上盒、盜版App,錢大衛說,新法通過後,即使機房設在海外,但是從賣盜版機上盒、開發盜版App的業者,「只要圖利就有罪」,並非盜版者才有罪,希望各界都能夠自律,否則衛星公會等公協會會先去函提醒,若再不下架,將會訴諸法律行動。 對於OTT產業的前景,錢大衛說,台灣目前慢了全球約三年時間,但近幾年消費者願意掏錢埋單的比率逐漸升高,「這是習慣問題」;就算不願意付費,也有免費的平台可用,只是要收看廣告而已,但不管是廣告收益還是付費訂閱收益,最終都會回歸內容產製者,讓他們可以製造出更好的內容。 OVO執行長吳有順則說,盜版永遠會有,只要無法規模化、遊走市場邊緣,對產業造成的傷害就會降到很低;不過在修法前,盜版機上盒位於市場中央舞台的現象太離譜,連大型電商平台都上架銷售,很多消費者搞不清楚誰是盜版,正版業者經營起來很辛苦。 類載板投資 兩岸較勁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軟板與類載板產業的投資競爭儼然成為馬拉松大賽,兩岸業者也相互較勁。不僅陸資PCB廠商傳出切入蘋果應外,台灣軟板雙雄臻鼎、台郡也分別在今年拿下兩大塊新應用,設備商觀察,主因過去數年台灣大廠持續投入研發、留才與有效率產線設備採購的效益浮現。 設備商傳出,今年台資兩大軟板廠主要新項目至少有兩項,包含增加LCP天線軟板應用、M-PI中低頻通訊模組用通訊軟板,這兩部分新應用凸顯台資廠商過去長期投資耕耘的效益。 業界觀察,目前PCB產業在先進製程投資的資本支出競賽已白熱化,但並非砸大錢買設備就能夠有訂單能賺錢,更重要的是老闆管理的心法。 鴻海強攻Micro LED 尬三星 記者鐘惠玲、李珣瑛∕台北、新竹報經濟日報 <!–@IMAGE_6234595_CENTER_0@–> 鴻海集團積極布局新世代顯示技術,旗下台、美兩地事業動起來。台灣由榮創、光鋐、帆宣等轉投資打造「鐵三角」,並透過榮創進行多國專利布局;美國方面,轉投資新創公司eLux已掌握Micro LED相關專利,威州廠也傳出不排除未來布局OLED或Micro LED生產線。 Micro LED是顯示器技術的明日之星,外傳包括蘋果等大廠未來智慧手機都將導入採用,但仍有巨量轉移等技術問題待克服,目前以三星技術相對領先,已於今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展示全球首款146吋消費模組化Micro LED電視,台廠則由Mini LED逐步轉進Micro LED。 業界認為,鴻海集團衝刺新世代顯示技術,應與爭取蘋果新世代手機面板訂單有關,並藉此與三星抗衡。 在台灣Micro LED布局方面,鴻海仰賴集團旗下LED廠榮創與光鋐,其中,榮創不但對eLux有持股,並於去年光鋐董監改選時進入其董事會,掌握一席法人董事與一席自然人董事,在鴻海集團於LED領域的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榮創積極耕耘Mini LED與Micro LED技術,去年已開發出超小型類Mini LED封裝等技術,在Micro LED產品布局,則瞄準監視器、筆電、車載與電競等應用。 榮創主要客戶包括群創、夏普、三星、京東方等,並在歐美與亞洲進行多國專利布局,到去年第3季底止,整體獲核准專利數超過1,200件。 光鋐也同步耕耘Mini LED與Micro LED產品,皆有研究開發布局,去年開發出RGB Mini LED 晶粒等產品。榮創與光鋐未來在Micro LED領域的布局進展,持續受到外界關注。 另外,全球最大的獨立微電子研發機構愛美科(Imec)也已找上帆宣,雙方合作開發「晶粒布植機」實驗機台,有望為鴻海集團提供Micro LED關鍵生產機台技術。 帆宣表示,與愛美科的合作案去年順利結案,所開發的Micro LED「晶粒布植機」實驗機台也由Imec交付客戶使用中,後續也再接獲新客戶的Micro LED巨量移轉委託開發訂單,但因雙方簽有保密協定,無法透露相關細節。 美國方面,鴻海投資的eLux,聚焦於希望能打造具製造成本效益的Micro LED技術。eLux先前透露,已在Micro LED流體裝配與定位技術取得專利,可實現最大裝配速度,也對外展示如何應用流體組裝轉移方法製作顯示器。 郭台銘特助胡國輝日前則透露,威州廠評估投入Micro LED等先進顯示技術相關領域,也可與威州當地的學術機構密切合作。威州廠近期傳出當地官方可能要與鴻海重新商討投資內容,不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已預定5月出訪威州,後續動態受關注。 <!–@IMAGE_6234632_CENTER_550@–> 閱讀秘書∕什麼是Micro LED Micro LED顯示器是採用微型LED晶片組成,和OLED一樣能自發光,具有色飽和度高、耗電量低、無需背光源、體積小、薄型化等優勢,非常適合手機等需要高顯示效能、低功耗的手持式裝置使用,但將數量龐大的微米尺寸LED晶片轉移到電路基板上的技術難度非常高,成為Micro LED量產的最大瓶頸。 由於Micro LED技術難度甚高,目前業界普遍先朝Mini LED發展,兩者的晶粒尺寸都比現有的LED晶粒更加微小化。根據業界通常的定義,Mini LED的晶粒尺寸仍大於100微米,Micro LED的晶粒尺寸則小於100微米,甚至在50微米以內。市面上一般LED晶粒的尺寸,大約是後續Micro LED的20倍至30倍大。(鐘惠玲) 蘋果將公布財報 牽動台系鏈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蘋果公司預定30日美股盤後(台北時間5月1日清晨4時30分)公布上季財報,預料營收、獲利,以及市場最關注的iPhone營收等幾乎所有數據都將低於去年同期,且iPhone銷售將延續下滑頹勢,本季財測恐保守。市場將關注服務營收是否報喜、本季財測,及是否實施庫藏股計畫與加碼股利等。 台灣電子股走勢與蘋果息息相關,法人認為,蘋果財報會議釋出的展望,將牽動台積電、大立光、鴻海等國內重量級電子股後市。 分析師預估,蘋果在3月底止的年度第2季營收將比一年前下滑5.8%至約570億美元,每股盈餘(EPS)為2.38美元,也低於一年前的2.73美元。 上季iPhone賺進營收預料將比去年同期減少18%至312.2億美元,降幅大於年度第1季的14%,而中國市場可能又會是iPhone買氣不振的主因。高盛估計,上季iPhone的營收占比可能降至54%,低於最近幾年的超過60%。 Cowen公司分析師預估,受惠於通路庫存改善,蘋果上季共出貨4,100萬支iPhone,本季可能因淡季效應而降至3,400萬支。Cowen指出,蘋果將面臨競爭挑戰更長一段時間,因三星是穩定的競爭對手,華為又在高階智慧手機市場竄起,蘋果若要讓iPhone銷售成長,就要靠差異化與創新功能、及更適宜的定價策略。 蘋果上季服務部門營收預料將年增21%至111.6億美元,Cowen的預測較悲觀,認為iPhone需求疲軟的情況將擴散至服務部門,因而預估蘋果上季服務營收為104億美元。 投資人也將關注蘋果本季財測。蘋果預料將維持保守預測,預估本季營收將介於500億至520億美元。多數分析師也預料,蘋果可望宣布擴大庫藏股計畫,並加碼配發股利。蘋果自2012年啟動回饋股東計畫以來,截至去年底已回饋股東2,470億美元。 <!–@IMAGE_6234625_CENTER_550@–> 紅色鏈搶蘋單 攻勢再起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IMAGE_6234856_CENTER_0@–> 紅色供應鏈搶進蘋果供應鏈再掀攻勢,近期鎖定當紅的類載板應用。中國大陸PCB大廠深南電路今年有望首度成為蘋果類載板供應商,對景碩、欣興等台廠形成壓力。業界認為,中國大陸PCB廠大舉切入中高階製程並開出產能,將使得蘋果類載板供應鏈進一步發生變化。 類載板是智慧手機走向輕薄短小必備的關鍵先進PCB製程。隨著陸廠積極搶單,使得類載板成為繼電池、觸控模組等之後,又一紅色供應鏈與台廠搶蘋果關鍵零組件訂單案例。 <!–@IMAGE_6234857_RIGHT_0@–>業界分析,蘋果面臨iPhone定價過高導致終端買氣疲弱的壓力,如何降低成本成當務之急,可能藉由導入更多供應鏈競爭搶單達到降成本的目的。 遭到市場點名的PCB廠商並未評論單一客戶訊息。設備商盛傳,蘋果類載板供應鏈比重今年調整過程中,AT&S、臻鼎集團仍是主要第一線供應商,但深南有望成首度拿到訂單,對欣興、景碩等在相關技術持續耕耘並爭取訂單應的台廠將形成壓力。 深南則預告,今年4月5G用PCB已在旗下南通廠小量生產,無錫基板廠預定在年中時投產,部分應用目前已在龍岡廠小量生產;南通第一期廠區產能利用率今年首季已超過九成。從客戶需求端來看,伴隨海內外4G的持續投入及中國大陸本地5G建設啟動,通訊市場的發展空間有所擴大,客戶對於上游的需求也會提升。 另一方面,紅色供應鏈擴大滲透蘋果類載板供應以外,中國大陸東山精密(DSBJ)也透過大併購搶進HDI以及BGA基板、軟板等產業發展,並且擴大採購高階設備,也對台灣相關廠商造成衝擊。 閱讀秘書∕什麼是類載板 類載板製程是PCB生產製造朝半導體發展的關鍵,主要是電子產品走向「輕薄短小」的發展趨勢,PCB電路設計必須更微縮。在類載板領域當中,臻鼎是少數賺錢的台資供應商,其餘業者都還在耕耘階段。 類載板朝向細間距(fine pitch)設計,讓手機工藝設計有更多空間、重量也更便於單手掌握,技術門檻也相對任意層(HDI)高出許多,外傳報價約高於HDI五成至翻倍不等,加上新技術也有利於超窄邊框、一體成型玻璃透明設計等多樣創新,帶動供應鏈價值提高。(尹慧中) 壽險業分級監理 大股東不增資恐被併購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聯合報 <!–@IMAGE_6234677_CENTER_0@–> 顧立雄下月與壽險業座談 金管會研提全盤強化壽險業監理方案,淨值比擬採分級監理措施,百分之三以下將限期增資等,低於百分之二可進一步解除負責人職務或要求減薪等,下月與壽險業負責人座談溝通後上路,未來大股東若不拿錢增資,恐怕就得思考是否尋求併購退場。 壽險業經營面臨的問題引發關注,多位立委日前點出淨值占資產比偏低等問題,為化解這些危機,金管會正積極研擬全盤強化監理方案,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五月將與壽險業董、總座談,溝通方案內容後對外宣布,並進行相關法規預告後,即可上路。 知情官員表示,全套方案包括財務面及商品結構面,其中財務面最受關注的淨值比,金管會規畫比照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採分級監理措施。現行規定RBC分四級,包括資本適足(百分之二○○以上)、資本不足(百分之一五○至二○○)、資本顯著不足(百分之五十至一五○)、資本嚴重不足(百分之五十以下,或淨值低於零)。 如果列入資本不足、顯著不足及嚴重不足,依保險法,主管機關必須採取相關措施;資本不足者,可要求限期增資、提出財務業務改善計畫、限制資金運用範圍等;資本顯著不足者,除採取上述措施外,還可解除負責人職務、命令降低負責人報酬、命令處分特定資產等。 金管會研議修改保險業資本適足率辦法,在上述四等級中,增訂納入淨值比,規畫淨值比百分之三以上,屬於資本適足;百分之二至三,屬於資本不足;零至百分之二,則屬資本顯著不足。 目前規定是RBC落入後三級門檻,就可採取相關措施,納入淨值比後,未來只要RBC或淨值比其中一項落入,就會採取措施,例如RBC百分之二一○,雖在百分之二○○以上,但淨值比百分之二點八時,就被視為資本不足,金管會會啟動相關監理措施。 由於淨值易隨市況波動,因此淨值比的認定是按季、半年或一年,金管會內部還在討論,目前RBC是半年一次。若以去年底資料,淨值比低於百分之三的壽險業約四家,不過今年第一季淨值都回升,家數可能再降。 金管會此舉主要是希望壽險業強化經營體質,未來壽險業可能面臨現金增資壓力,業者表示,大股東如果不願拿錢出來增資,可能得思考要不要跟人家合併,否則一旦被限制業務後,賣相可能會變差。 去年理賠件數 國泰居冠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保險是講究服務的商品,民眾購買保險前除了比利率條件外,也要看理賠時,夠不夠乾脆大方。 據保發中心資料統計,國內目前21家壽險公司,2018年總計理賠件數達到1,323萬件,較前一年度1,231萬件增加約92餘萬件,其中國泰人壽理賠高達424.55萬件居冠,比重將近三分之一,新光人壽去年擠下南山人壽排名亞軍,各理賠了203.16萬張及194.42萬張。 2018年除了前三名名次落有異動外,原本緊追的中壽,去年理賠件數也凌駕富邦人壽搶下第四高,理賠件數達到133萬件,富邦人壽有將近128萬件,落到第五高。 金管會鼓勵賣保障型高齡保單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解決壽險業面臨的問題,除財務面的淨值比等措施外,商品結構面金管會也研擬採取相關措施,包括透過修改商品利潤測試等規定,促使壽險業多賣保障型及高齡化保險商品,不要賣虧錢保單。 商品結構問題也是金管會這波強化壽險業監理的重點之一,金管會除繼續緊盯宣告利率合理性外,也研議修改相關規定,促使保險業能多賣保障型商品。 知情官員表示,在商品的利潤測試規定方面,將研議修正「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調整後,保障型商品的利潤相對高,對公司好,反之,儲蓄型商品的利潤相對低,藉此促使壽險公司多賣保障型商品,不要賣虧錢的保單。 除此,金管會目前已透過準備金利率加碼優惠及投資額度優惠等方式,鼓勵業者推展保障型保險商品、高齡化商品、微型保險及創新商品。 未來金管會也將研議修正「保險商品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進一步鼓勵壽險公司多賣保障型及高齡化商品,對於保障型及高齡化保險商品占率達一定條件的業者,給予商品審查獎勵。 對岸挖高階人才 警訊亮了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生技業者指出,近期(4月22日)大陸上海復旦大學、交通大學透過民間交流機構,以「英才匯聚、滬上逐夢」為名,舉行「2019年台灣優秀博士(生)來滬對接交流活動」,共計有近百名博士資格的台灣生技領域研究、從業人員,前往上海探尋可能的產業或就業機會。 生技業界傳出,中國大陸近期大舉對台挖角生物科技博士級人才,並由大陸一流名校透過若干民間組織平台籌辦參訪團,祭出極優渥的條件,藉以招募博士級以上從業人員前往大陸。業界認為,大陸挖角台灣高階人才已經是常態,政府應該拿出對策因應。 業者指出,此次大陸復旦、交大舉辦的台灣博士人才赴上海參訪活動,其實並非一般的學術交流,而是高端人才挖角活動,受邀的台灣博士級人才,除了部分費用自理外,全程食宿等費用悉由主辦方埋單,顯見大陸方面對台人才挖角的積極度。 據悉,大陸近年看準生物科技產業為未來大趨勢,除了在國策中積極擘畫,對於人才的延攬也不遺餘力,除了積極邀請大陸留外學者回國,即一般所說的「海歸人士」外,也大力招手台灣人才。 在招募台灣生技人才的做法上,據指出,鎖定30歲以上、具備博士、博士後學歷資格的專業人員,前往大陸從事研發工作,另外,也特別招攬台灣具有博士學位且在產業有經驗的高階主管,上述的待遇都遠優於台灣。 在待遇方面,此次受邀上海參訪團的業者就說,一般博士生、博士後的研究人員,大陸方開出的條件中,年薪至少是人民幣100萬元起跳,等於是把台幣薪資直接換成人民幣計價。 至於對產業有經驗的博士資格從業人員,由於大陸當前積極投入的細胞、核酸領域,因而對此領域高階主管的挖角條件則是年薪人民幣200萬元起跳,另外配住房、交通用車,每年依計畫達成度,另有薪水數倍額度的股票選擇權。 根據大陸獵人頭單位表示,上述的條件都是「單身」赴陸的價碼,若博士級人才願意「舉家遷往大陸、落地生根」者,則條件更為優渥,甚至提供家眷在大陸地區的求學、基本生活開銷等。 生技業者指出,台灣政府在產業留才方面,應當積極拿出對策,否則再過幾年,高階人才逐漸被「掏空」,台灣能召喚這些菁英的因素,或許只剩下「鄉愁」。 陸科創板 招手台灣生技業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IMAGE_6234411_CENTER_0@–> 中國大陸上海證交所將建構「科創板」,包括生物醫藥行業在內,共有六大板塊,而這也將是繼台灣、香港之後,亞洲第三個允許虧損企業掛牌的資本市場,近期,除了迎國際新創產業到上海掛牌,也正式對台生技企業招手,未來是否對台造成磁吸效應,值得觀察。 大陸上海打造科創板,於今年3月1日正式發布消息,業界指出,近期大陸中金公司(CICC)針對科創板掛牌事宜,正式以輔導機構身份,拜訪台灣擁有潛在資格的生技公司,並積極遊說掛牌事宜。業界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有首家生技公司透過科創板在上海上市,近期,台灣具有潛力的生技公司,也已經成為重點招募對象,也已有集團式的大公司規劃在科創板掛牌,估計兩年內可望在滬上市。 <!–@IMAGE_6234410_RIGHT_0@–>生技業者指出,大陸上海的科創板,是仿效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所打造,其主要目的在吸引全球具備創新能量的企業,前往上海掛牌,活絡當地資本市場,扶植獨角獸等級的新創企業發展。 在上市規定上,科創板僅允許六種行業領域掛牌,包括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行業,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能源、環保等,都是與生技相關的「永續」領域,而這也是台灣積極投入的產業。 其中,科創板與上海A股(或其他地區)主板最大的不同點,是「允許虧損企業」有條件上市,同時,也有條件的允許「同股不同權」機制。業界認為,這也將大舉吸引具有創新且爆發能量的企業進駐。 在財務、市值條件方面,上交所指出,凡欲在科創板上市者,若市值在人民幣40億元以下的企業,都須達到一定營收與獲利標準,而上市前估值在人民幣40億元(含)以上者,即使虧損也能掛牌,唯生技醫藥公司則必須至少一項一類新藥(獲准)進入臨床二期試驗。 至於同股不同權的要求方面,科創板要求較為嚴格,僅允許上市前設置,禁止上市後發行不同權股份,另外,也要求市值要須達人民幣百億元以上,或者市值大於人民幣50億美元,而最近一年營收達人民幣5億元。 另外,上交所也要求,擁有同股不同權的特殊表決權的人,必須是對公司創立或發展過程中有重大貢獻者,且持股必須逾已發行股份的10%以上。 ‧電動車輕量化 商機大解析由於全人類對環境保護的日趨重視,全球主要國家皆十分重視新能源車的發展,同時也訂定了諸多推展時間表。當然,其中也代表了諸多投資機會,讓我們先由最上游的電池領域談起。 ‧獨立思考v.s「無國界假新聞」為了讓小學生認識「無國界的假新聞」,同時也鼓勵小學生質疑新聞的真實性,在法國小學生的「新聞媒體週」,老師舉出了一個例子具體說明。被拿來當作假新聞經典的案例就是-2016年9月奧地利女孩控告爸媽侵犯隱私的案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